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谷歌浏览器自动识别恶意网页脚本插件
谷歌浏览器自动识别恶意网页脚本插件
来源: 谷歌浏览器官网    时间:2025-05-25

谷歌浏览器自动识别恶意网页脚本插件1

1. 安装基础防护插件
- 在Chrome应用商店搜索“ScriptSafe”或“JsSniffer”,点击“添加到Chrome”完成安装。
- 进入插件设置页面(点击浏览器右上角图标→“选项”),开启“拦截未知脚本”和“扫描内联代码”功能。
2. 配置动态分析规则
- 在ScriptSafe设置中,进入“高级”→“自定义规则”,添加以下逻辑:
- `if (url.contains("analytics.js")) { block(); }`(拦截谷歌分析脚本)
- `if (code.match(/eval/)) { alert(); }`(检测含`eval`函数的代码并提示)
- 保存后插件将自动阻止高风险脚本加载,并对可疑代码片段标注黄色警告。
3. 启用实时脚本审查模式
- 在JsSniffer扩展界面,勾选“显示所有脚本”和“标记外部资源”,页面加载时会自动展开脚本列表。
- 右键点击疑似恶意脚本(如`ads.js`),选择“复制URL”并粘贴至[VirusTotal](https://www.virustotal.com/)进行在线扫描验证。
4. 利用沙箱环境测试脚本
- 安装“Sandboxie-Plus”扩展,右键点击网页链接选择“在沙箱中打开”,隔离执行脚本的权限(如禁止弹窗、本地存储)。
- 若沙箱内页面行为异常(如频繁重定向),可判定脚本含恶意跳转代码,返回正常模式后通过插件永久拦截该脚本。
5. 整合黑名单与白名单机制
- 在ScriptSafe的“管理域”页面,将可信网站(如银行官网)加入白名单,避免误拦正常功能脚本。
- 定期访问[Google安全浏览黑名单](https://transparencyreport.google.com/safe-browsing/quarantine-sfwgdb.txt),手动更新插件的拦截规则库。
6. 监控脚本性能消耗
- 在Chrome设置→“性能”中,启用“限制后台数据”以减少插件运行时的内存占用。
- 使用“Resource Monitor”扩展查看各脚本的CPU使用率,对耗时过长的任务(如加密挖矿脚本)手动终止进程。
回到顶部